责编:陈凯欣
2025-05-06
近年来,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迅猛,展现出显著的战略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。这一创新性能源存储系统被誉为电力系统的"灵活调节器",在调峰、调频、调压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,为推动新能源广泛应用、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当前,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已形成显著的国际竞争优势。截至2024年底,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7376万千瓦/1.68亿千瓦时,与"十三五"末相比增长了近20倍,较2023年更是实现了超过130%的增长幅度。
从经济效益来看,新型储能项目的快速推进直接带动了约2000亿元的投资,并催生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这一领域不仅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,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,为经济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。
在人才培养方面,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。目前,全国已有超过80所高校设立了储能本科专业,同时依托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了7个储能产教融合平台。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创新人才培养,为产业发展储备了具备国际视野的领军力量。
政策层面持续加码支持产业发展。今年出台的《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明确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。一方面深化产教融合机制,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;另一方面优化人才布局,推动人才合理流动,确保产业需求与教育供给精准对接。
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完善,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,为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